經過一段時間僵持後,美國總統權力交接終於啓動,美國政府的政策也進入了“微妙期”。
本週特朗普政府正式退出《開放天空條約》,在“退羣”名單上再添一筆。近年美國“退羣”成癮,這樣的舉動並不讓人感到意外。
與此同時,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率領首批內閣亮相,宣告“美國回來了”。他曾承諾,在上任第一天,美國就將重回世界衞生組織和《巴黎協定》。
不少國際組織也在期待美國重新迴歸,它們認為拜登將為國際關係打開新局面。不過,“拆牆容易補牆難”,美國要重返過去,恐怕還真沒那麼簡單。
迴歸世衞組織並沒那麼簡單
在瑞士日內瓦,世衞組織的專家們日夜奮戰,全力推動國際抗疫合作。然而,就在7月,特朗普政府卻“釜底抽薪”,終止了與世衞組織的關係。對於拜登的積極表態,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歡迎,他也向拜登團隊傳達出展開合作的期待。
△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向拜登表示祝賀
然而,美國想要重新“入羣”並不簡單。按計劃,美國將於明年7月才能退出世衞組織,相關退出流程正在進行中。若美國重新加入,如何處理更是沒有先例。
另外,美國曾是世衞組織最大的捐助國,會費卻長期處於拖欠狀態。今年年初特朗普威脅“斷供”後,美國拖欠的會費也越積越多。若美國決定迴歸,這筆錢不知是否需要全部補上?
△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衞生組織
上集説到美國打壓TikTok等外資企業的利刃——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,以及利刃背後,四處煽風點火的美國議員和在幕後花錢僱傭説客的企業巨頭Facebook